news information
本站訊 7月14—18日,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調研指導珠江流域水網規(guī)劃建設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場考察右江百色水利樞紐,韓江棉花灘、長潭,柳江長塘、桂江青獅潭等水庫,以及珠江水旱災害防御“四預”平臺,聽取閩西南水資源配置、粵東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南盤江—郁江引水、龍灘水庫防洪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前期論證情況匯報,并先后深入梅州大埔縣茶陽鎮(zhèn)、蕉嶺縣新鋪鎮(zhèn)和桂林濱北防洪堤等地,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深入交流,研究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陳敏指出,珠江水利委員會和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級水利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fā)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特別是面對今年嚴峻的防洪形勢,系統、科學、安全、精準開展水工程聯合調度,成功應對11次編號洪水,最大程度降低洪澇災害損失,洪水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陳敏強調,要充分認識流域治理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水安全保障提出的更高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以赴抓好災后水利設施恢復重建,做好應對后續(xù)臺風暴雨洪水各項準備,重點突出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貫通雨情汛情險情災情“四情”防御,強化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筑牢汛期安全防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社會大局穩(wěn)定。要結合珠江流域自身特點,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針對短板弱項,抓緊完成區(qū)域水網規(guī)劃、珠江流域防洪規(guī)劃修編工作,加快推進重要堤防達標、大中型水庫、重大引調水等工程建設,加快構建雨水情監(jiān)測預報“三道防線”,全面完善流域現代化防災減災體系和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zhàn)略實施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調研期間,陳敏還與黨支部工作聯系點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水情預報中心黨支部進行座談交流,鼓勵他們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加強黨支部建設,推進黨建與業(yè)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水文監(jiān)測預警能力和預測預報水平,為保障珠江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tài)安全作出積極貢獻。